爱家系列

真情分享

郭炳江重视亲子关系,探访新地业主之余亦不忘关心小朋友的需要。
林超英表示:“父母是子女的指导者,我们只能将前面有机会遇到的困难告诉孩子,让他们自己选择要走的路。”
陈智思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刻,闲时最爱与太太及孩子来个家庭行山日。
谭太从儿子身上体会到简单的生活和喜乐的心才是幸福,孩子是上天带给她一家的祝福。

新鸿基地产旗下新地会贯彻集团“以心建家”的精神,推动全城爱家,发起“为家人-I do!”大行动。

“为家人-I do!”大行动,送出总值10万元的丰富奖品,鼓励各界朋友承诺为家人做一件事,可以是实现家人一个梦想、改变自己一个习惯或用心思为家人炮制一个惊喜。(比賽詳情按此)。今次邀得来自各行各业爱家之人分享他们对家人的承诺,诚邀你一同见证他们的爱家故事。

郭炳江:家乃人生最大的资产

“人生最大的资产是家庭。毕竟人生很多事情都控制不了,但‘家’就是最强的后盾。即使在外面遇上多大困难,只要家人认为你得,信心自然大增。”新地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江不讳言,“爱家”观念是来自父母身教。郭氏三兄弟眼中,父母是他们最敬重的人物,亦是最值得学习的典范。

爱中有管教

回忆与爸爸相处的日子,郭炳江坦言:“‘爱’与‘宠’可能是一线之差,但爸爸做得很好,爱中有管教。当家境逐渐转好时,爸爸要我们学习朴实和节俭,例如由小学至中学,我们上下课都自行搭公共汽车,他给我们上学的零用钱只够车费和午餐,若我们想买汽水,便要动用积蓄,目的是教我们不要胡乱花钱。”

现在,郭炳江每逢周日必预留时间与妈妈“叹茶”,谈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,他流露出无言感激。“十多岁时曾因耳仔发炎要在日本进行手术,妈咪虽然语言不通,但依然不辞劳苦,坚持留在日本照顾我,每日亲自买,足足陪了我九个月。”郭炳江从父母身上学懂对家人的“爱”。

子女忠实秘书

以父母为榜样,郭炳江无论工作有多忙,总不忘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。“尽量减少不必要应酬,坚持每日六时左右就要回家,帮子女接电话,充当仔女的秘书。” 建立和谐家庭,犹如建筑物业,分享与分担、互信与互谅都是砖块,需要大家用时间和努力把它搭建,实践“以爱心建家”。

陈智思:与死亡擦身而过 病后更懂珍惜家人

身为社联主席的陈智思,同时出任政界商界不少重要岗位,不过,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岗位,始终是丈夫及父亲。推动他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每一刻,全因大学时曾患上血管收缩症,旁人眼中他拥有一切,既出生显赫家庭,生活又事事顺意,不过,面对那次“夺命”大手术,却为他带来人生反思。“当时脑海不断浮现好多未完成的事,有点后悔。心想假若上天还给我生存机会,一定要好好珍惜,尤其是对身边的人。”往后他仍不时要往美国医治,至今每日还要吃最少 7 种不同的药。

然而,乐观的他却认为,大病是福不是祸,“很多事视乎自己的心,好像修读艺术,从来不是我读大学的首选,最后因病选上这科,反而令我看通人生;为家人,我将放弃立法会职务,旁人觉得是一种牺牲,但孩子成长阶段不会回头,我有一个 6 岁一个 4 岁的小朋友,我宁愿花多点时间陪伴他们,时光过了就追不回来。”他明言,因为不想错过与囝囝相处的时间,所以这是他最后一届于立法会工作了。

每周最少三晚“家庭夜”

他更承诺家人每周最少有三晚回家晚饭,其中一晚更特地留来与太太“拍拖”。“可幸至今都总算做得到,起初以为这样的承诺绝不可能,单单立法会就占了一晚,另外的公务亦少不免有晚上的活动。不过,最后都下定决心要实行。”为家人,他做得到 !

活在当下,珍惜家人,凡事有优先次序,陈智思早已排妥,你又如何选择呢 ?

林超英:不论多远 随时给予儿子支持

天文台台长林超英从小习惯从天文望远镜看世界,看过广阔的宇宙,便明白自己的渺小,更体会“作为父母不是要强加期望于孩子身上,而是要以行动关怀他们、为他们创造机会及给予支持。”

当年大儿子想到外国读书,林超英 亲访符合儿子条件的多间英国学校,分析各间的好处坏处,让他自己选择,更向他保证,“你有需要,只要一个电话,我 24 小时内一定会飞到你身边。”今日,大儿子能成为工程系讲师兼摄影师,小儿子当上作曲家,有赖他给予的发展空间。

别遗忘对上一代的爱

林超英全赖父母支持,让他参加童军而有机会接触天文气象,由兴趣发展成为终身事业。“父母从不强迫我一定要做些什么,我想,就是这种默默的支持,循循善诱的指导,开阔了我的人生…”说到刚过身不久的父亲时,林超英不禁稍作停顿,“提到爱家人,很多人会想起自己的下一代,却时常遗忘了对最值得尊敬的上一代。”

爱妻与 10 号风球

作为一个天文气象痴,当看见罕有的气象变化出现,例如 10 号强风即将挂起时,可以想像他的投入确是非笔墨能够形容。回想在 1983 年那天,风势非常猛烈,他知道只要下班后依然留守在办公室至深夜,便可见证挂起 10 号风球这个历史性时刻。但当台长想到只有妻子一人留在滴水的家中,他便不忍心。挣扎良久,还是捶着心口回家去,“因为我知道我应当回去,我不能抛下妻子。”自言从不知为家人做过什么的他,行动更胜千言万语。

谭赵玉凤:为残疾儿子 甘放弃理想

从小立志当老师的谭太于 1993 年诞下儿子,虽然 13 年来,她从未听过儿子叫一声“妈妈”,但她却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母亲。天生残障的儿子君现,出生时被发现染色体出现问题,被诊断活不过24 小时,不过,谭太凭爱的拥抱,延续了孩子的生命。

深情拥抱 延续生命

“君现一出世已经听不到又看不清,所有人都打算放弃他,连医生都已叫我们作最坏打算,但我们不想放弃他 ! 我们唯一可做的只有用深情的拥抱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爱与支持,想不到最后他竟奇迹地活下来。”事实上,更多考验接踵而来,本来君现因有罕见的遗传基因问题,以致身体发展较一般人慢,可是出生后依然可以慢慢学行。但君现 4岁半时一次出现脑积水,需要开脑做手术。当时谭太非常伤心,她形容“手术刀动在孩子身,痛在自己心。”自此之后,君现身体便大不如前,连走路也走不了。不过,谭太与丈夫依然坚持不会放弃儿子。

想不到孩子不但先天残疾,身体更每况愈下,原本打算只会短时间暂别教席的谭太,一心打算孩子出生后慢慢安顿一切,便能重执教鞭。“教书可算是我的理想,不过当知道儿子的状况,我便明白与教师这行业一别,便不会回头。”问到她觉得可惜吗?“怎么会?当看到他的一个笑容,什么也值得。”她不假思索地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