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家系列

說出心中話 以愛譜寫幸福生活

新地會透過「你與家中知音人的故事」比賽徵集到近5,000份參賽作品,盡見各人與家中知音人的點滴體會之餘,亦反映出現時香港社會的家庭面貌。新地會特別將作品進行資料分析,綜合出港人對「家中知音人」的見解與感受。

家中知音人隨年紀而不同  兩成人的知音人是兒女

究竟家中哪位是你的「知音人」?原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亦有所改變。

30歲前約六成人會視父母為自己的知音人,五成更認為母親是最瞭解自己。這反映父母親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仍具有最重要的影響力。家人的關愛和相知,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鼓勵,可以讓孩子感到溫暖,找出正確的人生觀,積極面對挑戰。同時,分析亦顯示在12至29歲,近三成人視兄弟姊妹為知音人。因為彼此無論從年紀、思想,以至興趣上均比較接近,所以較能明白對方。踏入30歲,他們逐漸傾向以配偶為知音人,並隨著年紀增長而愈趨明顯,反映了現代人對美滿婚姻其中一種期望是得到配偶由衷體諒,能相知相交共同生活。 同時,30歲或以上,亦有兩成多人認為兒女是家中知音人,可見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受年代的阻隔,只要願意瞭解對方,兩代之間的隔閡亦會被愛所融化。

 

小支持,大意義:6成人認為日常細節亦能流露家人的溫情

不要吝嗇看似微不足道的鼓勵和行動!因為根據分析顯示,6成人都是從生活細節中,感受到家人的關愛,即使向家人奉上一碗熱湯,抑或與子女以一日一電郵分享所想所感,也足以為家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。

另外,當家人遇上失意時,一句安慰、一個擁抱、一句「我支持你」等都能給與家人力量。分析顯示30歲以下人士,尤其是12歲以下的孩子,面對挫折、情緒困擾及失意時,家人的陪伴和輔助是鼓勵他們積極面對挑戰的良方(達四成)。參賽者中一位剛升讀初中的青年,在迷惘無助的時 刻,幸得母親的諄諄善誘,令他可健康成長。分析另見50歲及以上的人士,在患病時較能感受到家人的關懷,證明摯愛的慰問及聆聽,猶如一支強心針。作品中有罹患了癌症的老伯,得妻子不離不棄的照顧下,不單康復 了,現在更四代同堂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。

 

5 成人認為家人的關愛能灌注正能量

一份真摰之情,能讓人感受到對方的瞭解和明白,潤澤心田。分析顯示,半數人認為家人的包容、安撫、輔助自己等關愛行為是明白自己的表現。但不同年紀的人士,對於「被瞭解」亦有不一樣的體會。

12 歲以下的兒童,每四個便有一個認為家人的身體接觸(如被緊握雙手),是一種親切的表現;至於12歲或以上的人士,對「知音人」的期望亦有所不同,想家人聆 聽自己心聲的比率明顯增加,顯示少年及成年人希望家人能夠瞭解自己的想法。此外,成年人趨向認為家人陪伴左右,其實已能為自己增添力量,感受到家人願意共同分享分擔自己生活的順境和逆境。從分析可見,要表達對家人的關懷,可因應他們的成長階段而有所調節。